八零乡下小女工踩点暴富! 第146节
作者:
云下有影 更新:2024-05-15 12:50 字数:3558
冯光耀这辈子如果命里真的有孩子,也是他的造化。
可如果是纪芬伪造的……纪舒隐隐约约有点担心纪芬。
她怎么说也是鲜活的一条生命啊,还是自己的堂姐,说一点同情没有,那是假的。
如果假怀孕被戳穿,纪芬会被冯家虐待吧?
许刚也已经在汉方街附近找了四五处房产,都租下来了,准备简单装修一下;
王顺月给师傅的装修设计图做好了,已经开工了……
武市的事情那么多那么杂乱,纪舒心里总惦记着,她想,下个月,要回去看看了……
月儿弯弯,纪舒望着窗外,身边的田秋已经呼呼大睡,在她的床上躺成一个大字形。
……
趁着周六,纪舒又约了赵阿姨去看看浦东的房子。
刘彩娟汇出的钱还没到账,可纪舒想早日敲定房产。
坐在轮渡上,纪舒望着渺渺的江水沉浮,感叹时过境迁,上辈子她这个年代可没有来过浦东,她还有点点好奇呢。
都是坐船,人家是江枫渔火对愁眠,她是江风吹得人睁不开眼。
纪舒眯着眼睛,取下来头上戴着的呢子贝雷帽遮挡着冷风。轮渡颤颤巍巍的,四处透风。
一个坐在纪舒身边的大叔一副农民打扮,问纪舒:“小姑娘,去浦东走亲戚啊?”
大叔看起来很和蔼,脸色黝黑布满褶皱。
“对的。走亲戚。我亲戚住在东昌路上,大叔你知道那边吗?”
纪舒知道,东昌路那边,是距离日后的陆家嘴最近的老住宅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绝佳。
因此,她约了赵阿姨和她在东昌路上碰头。
当时赵阿姨似乎很惊讶:“我的个老天呀,你要买东昌路的房子?”
那个惊讶的神色,纪舒现在都还记得。
没想到,老大叔也露出诧异的表情,似乎是用有点怜悯的眼神说:“东昌路哇,好,离着渡口近着呢,呵呵。”
大叔的干笑掩盖不住他的表情,纪舒问:“这是个远房亲戚,我也是第一次来,东昌路怎么了呢?”
纪舒随手买了一袋子糕点,本来准备给赵阿姨吃的,当做上次办公室租赁的事情的谢礼。
公是公,私是私,纪舒觉得赵阿姨虽然嘴巴很碎,做事情却公道,肯出力,也难怪她的私人中介业务风生水起。
糕点是上杏花楼买的赤豆卷,有好几包,纪舒就随手拆开来一包,自己吃了一个,递给老大叔一个。
大叔犹豫了一下,见纪舒笑得清纯真诚,接过来,三两口吃了。
“灵的额!”
东西一吃,江已经越过一大半,纪舒问:“大叔,你去过东昌路嘛,那边的房子好吗?其实我这个亲戚是想卖房子给我。”
老大叔呵呵一笑:“你这亲戚是坑你吧?那边好多都是棚户区,房顶漏水,有什么好?亲戚卖给你,你可不能真要。”
纪舒微微一笑:“可是我听说,东昌路被称呼为【浦东的南京东路】呢!”
老大叔正色:“是,东昌路码头在那里,商店啊、电影院都有,可那是商业街嘛。老房子很破的,你亲戚又不是有商铺卖给你,人家才不会卖呢。老房子人家肯定是不要啦,想要搬到工人村里面去,所以卖给你。”
吃了纪舒的赤豆卷,大叔话匣子打开了。
“年前的时候,我去东昌那边的棚户区。一看,那边路面都是烂泥啊!环境好一点的家庭,都搬走了。说是这些棚户以后要新建的,叫什么拆迁的,可是浦东这样的位子,又不像是海市,哪里轮得到我们。”
纪舒老早就在网上看到过,浦东人这年代去浦西,叫做“去海市”,果然,老大叔也默认浦东是浦东,海市是海市了。
正说着,轮渡靠岸了,老大叔起身,从座位底下掏出一个大蛇皮袋子,背上肩膀。
他弯着腰,回身说:“小姑娘,你要小心哇,要是真的买,要和家里人商量的,你年纪小,不知道,亲戚坑亲戚才最狠啊。”
纪舒笑着道谢,便也起身,跟着人流,挤下了船。
大家都大包小包的,只有纪舒,手里就提着一袋点心,鹤立鸡群。
亲戚坑亲戚才最狠,她怎么会不知道呢。
纪舒嘴角挂着笑,慢慢朝着东昌路电影院走去,她和赵阿姨就约在这里见面。
路面确实比起浦西来差了不少,纪舒走走停停,远远看见电影院的台阶上,赵阿姨正左顾右盼。
赵阿姨笑容满面,见了纪舒,快步走过来,她围着大围巾,裹着下半边脸,说话声音瓮声瓮气的。这里靠着江边,风大。
“小纪啊,来来来,这边走,我也想不透你要买在这地方,真的是,家里有钱就是任性额!”
赵阿姨这一次的热情不是装出来的,很真诚,纪舒照顾她生意这么多,她自然高兴。
纪舒把糕点给了赵阿姨,赵阿姨推三阻四地接下来了,放进了自己背着的大皮包里,拍一拍皮包,确认拉链拉好了。
“这边的房子,你看看,往里走。”
两人拐了一个弯,进了一条小巷子。
巷子的地面上铺着砖块,不少已经翘起来,纪舒可以想象,这里要是下雨天,一定很泥泞。
路边是两排小棚屋,几个学龄前的孩子在打闹。一个妇女搬着椅子,坐在巷子口,一边晒太阳,一边梳头发。
纪舒觉得,这里房子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她买的就是地段。
孩子们见了纪舒,都围过来看,纪舒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就又笑嘻嘻地散开,害羞得很。
“这里呢,便宜,那边靠近陆家嘴,有公房,现在你也买不到的呀。这边虽然破,可是是私人的,办个手续,可以过户的,你晓得乏?”
纪舒笑笑。
赵阿姨接着说:“哎哟,我不坑外地人的。骗你说可以买公房,那个是买不了的。这棚子,我猜你买来也不住的吧,是不是等地皮拆迁啊?”
果然赵阿姨见多识广的。
“拆迁嘛,少的呀。本地宁都等不到的哇。老实说,有些拆迁,把阿拉黄埔宁拆到乡下去了,谁去呀。不是说嘛,吃过夜饭不能到淮海路上荡一荡,龙床也睡不香!”
纪舒听了哈哈大笑,赵阿姨讲话充满趣味。
“不是造高架桥,造隧道什么的,怎么会拆迁嘛,你买在东昌这里,是赌着这里以后做工程哦?那十几年二十年都不一定的,钱砸水里了可别怪我。”
以后,拆迁成为了城市居民享受发展红利的一种方式。
纪舒可以肯定,这一片棚户区,以后一定会拆迁,不会晚于1994年,这里会变成一排一排多层房屋,六层楼,没电梯,但是房价可不便宜。
拆迁后的房子,就是俗称的“老公房”,东昌路上多“老破小”,一套价值四五百万呢。
纪舒就想买这样的位子,价值洼地,不,价值深坑,现在应该很便宜。
无价无市。
果然,赵阿姨说:“现在浦西的商品房都2000一平了额,阿拉老百姓都买不起的,只有外商,还有富豪买。小姑娘你赌性蛮重的,阿姨佩服你,给你找了好几家,价格我压过了。”
纪舒迫切想知道价格,忙问:“多少钱?”
作者有话说:
纪畅:我妈妈也是你妈妈的老板啊!小奕,你为什么!
备注:跳皮筋的歌谣是引用。吃过夜饭不能到淮海路上荡一荡,龙床也睡不香,这是俗语,不是我原创哈。
第173章
赵阿姨神神秘秘地凑近纪舒的耳朵, 压着声音说:“也是两千块哦。”
说完,她呵呵一笑,似乎有点得意。
纪舒皱眉, 这也要两千块一平米?
赵阿姨犹豫了一下,把围巾裹紧了, 才说:“两千块一套。”
纪舒瞪大眼睛:“这么便宜?”
“先别说便宜,你跟我去看一看额。”说完,赵阿姨就走到巷子口, 朝着纪舒招手。
纪舒跟着赵阿姨, 往着小巷子深处走过去。
穿过那些玩闹的儿童和在家门口做饭的、洗头的、晒太阳、晾衣服的人们, 她们到了小巷子的尽头。
那里有一处二层楼的房子,奇怪的是,第二层的房顶只有一半,窗户也没有玻璃, 风一吹,呜呜咽咽地响。
二楼似乎是一间废弃的房子。
纪舒暗暗觉得赵阿姨这也有点不靠谱了,虽然说她是要买地皮等拆迁, 只需要一张产权证,可是这叫房子吗?
这是垃圾堆吧!
“上楼去看看额。”赵阿姨又招手,手晃悠得纪舒脑壳疼。
赵阿姨一马当先,纪舒紧紧跟着,踏着小木头梯子就到了二楼,一股发霉潮烂的味道穿过从破屋顶射进来的光, 进入纪舒的鼻腔。
真叫人恶心。
“二千块钱,下周就能给你办手续。我们用点关系, 给你做个证明就好了, 以后真拆迁, 放心,给你发证的。我赵娇倩在一天,这事我负责。”
赵阿姨叉着腰,一气呵成。
纪舒捂住鼻子:“赵阿姨,这房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本来也不想说,你要问,我就直说吧。一个老太太,三个月之前在这里咽气了。二个儿子,不愿意管,邻居报警了来处理的。你看到的垃圾堆,就是老太太生前生活的地方。”
纪舒仔细看,垃圾堆里有一些很老式的女式服装,就是街上老太太们喜欢穿的,宽大、灰暗,没有丝毫女性特质。
仿佛一个女人成了一个老太太之后,她就剥离了女性特质,成了万物的背景板。
纪舒心有戚戚焉:“这么可怜。老太太生前就住在房顶破了的房子里?人死了,二个儿子就要卖房子了?”
赵阿姨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呵,可不是。不过老太太生前住的时候,房顶没破。是二个儿子打架的时候用椅子打烂的。两人争着要卖房子,打起来了。后来派出所做了调解,卖了之后一人一半,才不打了。”
打个架,房顶能打烂,这就是典型的棚户啊,比起后世的夹板活动房还不如。
“嗯——”
纪舒的心思都不在投资上了,老太太的遭遇对她来讲太惨了,心里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