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 第118节
作者:
开水很烫 更新:2024-05-17 13:00 字数:4266
冲洗时,一股灰白色的水流吸引了麦子的视线,在众多污水中,这一抹白显得格外亮眼,麦子上前仔细搜查了一遍。
发现猪场的四周角落都撒了一些白色的粉末,沿着墙缝下绕着整个猪场。
麦子轻轻揉搓了一下这种熟悉的灰白色粉末,又闻了闻味道,是石灰粉,用来消毒的。
看来近日猪场里有猪生病了,才洒了这么多石灰粉,也不知道这里管事怎么处理的。
麦子准备等这里的管事回来汇报下情况,看看猪场有无纰漏之处。
左右是闲着,麦子带着手下人进了猪场,个个分配了一个耙子进去扫猪圈。
麦子一边抓着钉耙把废猪料往旁边清扫时,一边想着招收养猪场工人的事,正想着要不要提高些养猪工人的工价时。
猪场外,慈幼堂的老人们颤颤巍巍的来到了猪场附近,一些人先是将猪场外面的器具收拾好,一些人则是在周边拔着猪草,往背篓里装。
老人们做活时,时常聊起城内城外事,期间提起麦子的名字就占据了大半。
听得麦子一阵汗颜,原本想出去的脚步又踏了回来,侧耳听着老人们对她的极高评价,心里一阵美滋滋。
旁边抓着钉耙的小兵们见状,发觉了城主的乐趣味,纷纷隐匿了身子,怕打扰了城主美妙的心情。
猪场很大,麦子修建时考虑了不同种猪的特性,按照公母一对的搭配分开圈养。
所以在柱子和墙面的环绕下,外层的老人不注意,是看不见内里的情况的。
“今天是不是招到人了,猪场里的猪崽白净了不少。”
其中一个老人探头探脑的望向猪圈里,不少糟蹋的草料都被清到一边去了。
“招到就好喽,不然可惜这群猪崽了,个个都养得膘肥体壮的。”
经这么一打岔,老人们闲聊起上次的猪肉味道,继续了之前的崇拜城主模式。
很快到了日暮时分,从学堂回来的学子们也背着老人们拔好的一篓篓猪草,前来喂着大小猪崽。
麦子也终于听够了闲谈,准备带着小兵们离开这臭烘烘的猪圈。
麦子从猪场出来以后,这些慈幼堂的老少自然是看到了城主的身影,连连挥手道:“城主,这猪场里埋汰,让俺们来就行,您快出去着。”
麦子侧身问向其中一人,“这儿掌事可给你们银钱。”
“哪得,俺们都做些小事,官府里已经给俺们免费吃喝了,做这些事不打紧。”
其中满头银丝的老太杵着扫帚,脸上黄黑色的皮肉笑起来时,皱巴巴的挤在一起,看着像个老小孩。
这时,养猪场的负责人也回来了,手里提着大捆药草,看到这么多人围在猪场里,还以为猪出了什么事。
立刻撂了药草大步跑向猪堆里,看到这些猪崽依旧精神奕奕,这才抹了抹头上生出的冷汗。
这可是公家的猪,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看向人群里,还有不少卫兵的身影,一时疑惑,他这养猪场今日怎么这般热闹,不会是慈幼堂的人冲撞了谁。
听到旁边小卒说是城主来了,急急忙忙跑上前,斜眯着眼在众多人堆中扫视了一圈,这才找到一身橡皮衣,长靴上也沾满着脏物的城主。
立刻小跑上前,弓着背向麦子拱手道:“小老儿养猪场掌事孙强,城主大人安好。”
麦子向姗姗来迟的掌事问了几句养猪场的近况,只病了一头猪,已经被孙强带人隔离了起来。
刚刚孙强手上提的正是专门用来防猪瘟的药草,看来这小老头养畜确实有一手。
看向这些一片善心的老头学生,麦子思索了一会,对着孙强说道:“养猪场的工人尽快招,之后若是再有慈幼堂的人过来帮忙,便每月买些粮米衣物,送去慈幼院。”
孙强立刻点头哈腰道:“城主真是天塌也难见的大善人!放心,小老一定办好。之前招不到人时,慈幼堂的人可是给猪场帮了大忙,当时小老儿就想给他们发些银钱,只是小芽司农刚出了规定,小老我也不敢违逆……”
孙强描补了几句,活像溜须拍马的马后炮,不过麦子见孙强把这养猪的事做的还挺周全,只当这老头脾性如此,毕竟她见过更夸张的。
麦子主动开口解释道:“他们里面有些人还有家眷,给了银钱反倒给他们招来祸事,就给慈幼堂发粮食衣物,别的就不送了。”
孙强连连点头,直夸城主想得周到。
送走了麦子等人后,孙强的眉头才皱成了“川”字型,深深叹了口气,懊悔刚刚第一次见城主言行失端,显得老奸巨猾了些。
城主是干实事的人,怎么看的惯这作派。
旁边猪场的伙计小卒安慰道:“没事,孙管事,你没看城主刚刚走时眉开眼笑的嘛,咱们城主只看做事,咱们把猪养得壮壮实实,开年了肯定能得个赏。”
小卒之所以深知孙管事的想法,也是因为他刚刚也正是溜须拍马的一员。
在代邑城内,谁不想在城主面前表现自己,刚刚孙管事的程度,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听到伙计的话,孙强眉头才松了些,他以往是这代邑城里大户人家负责养牛羊犊子的管事,习惯了府里的阿谀奉承。
刚刚见着城主,一时激动,又把以前一身油滑的本事使了出来。
麦子本以为这次只是简单的一场猪场视察行动,没想到不久以后,一个关于她的谜之流言被四处传播:
大名鼎鼎的陈麦子城主喜欢偷偷摸摸站在猪圈里听人讲好话,直直站在了猪圈一天一夜,出来以后满身都是猪崽的排泄物……
自此之后,麦子在外更是不苟言笑,以免恶化这种以讹传讹的流言。只是事与愿违,代邑百姓似乎看透了她的充老虎的伪装,时常在外人面前夸赞起她曾经的丰功伟绩。
第158章 草原蛮子
热气腾腾的烈日下, 金流风带着商行再次出发。
此时,池西却派人送来信件:
平洲西南出现大批匪患,疑是草原蛮子侵袭, 最少有几千余人徘徊在平州边境。
除此之外, 宁郡王曾私下和这些蛮军接触过,很有可能是冲着代邑而来。
而金流风带着商行刚从代邑出走不久, 带走了不少人马。
卫兵团整个军队的兵力四处分散在三个县池, 主城如今只有八千兵力。
任谁看,都知道是块好啃的软柿子。
池东池瑶如今正在负责盛平县和永安县交界山林里的矿场, 接到麦子消息时。
两人衣服都未换, 顶着满身矿灰就回到了代邑。
麦子将信纸平铺在桌面上,将后面两张信纸交给了池东池瑶传看。
池西在最后两页信纸上面问候了两人近况,以及池瑶出逃的婚约后续事宜。
池东池瑶在周国已无身份证明,池西安排了一场火事将两人葬身火海的事报上去之后, 官衙已经认定了两人失事。
苏家这边,池西也将事情原委摊开说清, 只是苏家大小姐苏云丧夫。
如今有意将苏云许配给池西, 以结两姓之好。
池瑶不可置信的抓着手中信纸, 失声道:“当初苏仁海还收了二哥当义子, 怎能将苏云许给二哥?”
池东也扭着眉头, 显然不能接受。
可若是池西拒绝了苏家, 就会背负背恩负义的骂名, 毕竟当初若是没有苏家, 池西也不能做上如今的位置。
麦子的话将大家的思绪纷纷从池西的终生大事拉回了现在代邑的局势。
“西南方有至少几千人的敌军,从代邑向西两百里地, 刚好是哨兵警戒范围外。”
听到麦子的话,整个屋内人的面色一惊, 希维尔斜眯着双眼,透出一些嗜血的神态。
“不如让我领兵千人,击退这些蛮荒人。”
希维尔偏薄的嘴唇间吐出这么一番话,在他眼里,不过几千人敌军,跟碾磨手上的蚂蚁一样轻松。
柳雅大惊失色,抓紧手中的账簿,“千人军队怎么打得过这些蛮荒人?况且这草原上的蛮子骑术了得,不可轻敌。”
旁边一些代邑原住地的官员也开口附和道,“草原的蛮人一向以打家劫舍为生,每过一季就会四处游猎,蛮人手段极其狠辣,几千蛮子的战力可抵得上万人军队。”
“对,况且这些蛮子常年养马,在马背上一刀便能收割十几个人头,不能以常理论。”
整个屋子里想用此来劝说希维尔放弃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希维尔独自带着千人军队前去,简直就是送死。
这时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满脸络腮胡,高鼻阔耳的男人站起来,抱拳高声道:“末将是之前草原蛮地流落过来的流民,愿意只身去跟这些蛮人交涉,草原子弟一向心齐,不会对自家兄弟动手。”
男人叫克桑,是草原八大部族之一的子弟,几年前便逃到了月亮湾修生养息。
麦子领军回来以后,克桑便报名了入兵役,如今已经做到了军队的副营长位置,是希维尔的手下。
麦子听到大家的争扰,心下并没有慌乱,毕竟她手上还有众多火统弹药。即使大军围城,也必能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
只是现在敌军压境冲到代邑城外后,一旦动用了火药这种武器,城外城防建设必定损失惨重,这才是她不想看到的。
现在第一要事是派人前去摸查情况,此时希维尔出声道:“不如我带着克桑前去摸清敌军人数武器情况。若是这些人不肯退兵,我和克桑带人将他们引去西边城防区,再设火统营埋伏在离城防区三十里地外。”
听到火统营,大家纷纷疑惑,在代邑为官近两年,还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营队
。
如今军队出面的营区只有六个,火统营和飞鱼营并列在一起,平时负责海上军事,火统营还未曾在代邑民众前露过面。
而朱朱黎研制的火统这些用于炸山开道后,即使有人提出可以运用到军事上,也一致认为城主正在研发中,这项技术还没成熟。
如今得知城主早已经将这东西研制出来,大家心神上纷纷松了一口气,不再像刚刚那样紧张急切。
不过大家都默认了,不宜将此事宣张,以免引来金齐周三个大国的窥伺。
翌日,城中便公布了有敌军侵袭的密报,让百姓们密切注意最近新进城的陌生面孔,一有发现便到县衙处举报。
不过半天时间就揪出了不少蛮人的耳目,齐刷刷的被绑成一圈,由克桑和希维尔,带着这些蛮人向西南方的敌军窝点前去。
这些被抓了的蛮子,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些百姓的警觉性怎么这么高。
刚混进城就被抓了出来。
城里的百姓也因为这个消息变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都从家中抽出了武器,譬如砍柴刀,别在了腰上。
男女老少都做好了准备。若是敌军敢攻城,他们便冲出城去砍死这些想毁灭这个城池的王八羔子。
徐江河抓着栏杆,看着外面这些百姓同仇敌忾的气势,感叹道:“老夫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么团结的子民,城主真是难得一见的贤明领袖。”
段子月无语的看着这臭老头,手上不也是一直背着一把刀光闪闪的镰刀,是提前做好了为城主捐躯的准备。
瞧这脸上容光焕发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头要慷慨就义。
上次会议徐老头没有去,自然不知道城主那边已有对策。
怕这老头年事高了,被这等事吓的身子受不了,段子越便好心宽慰道:“放心,徐司农,代邑肯定大获全胜。”
哪知这徐老头此时已经气呼呼的背着手来回渡步,破口大骂道:“若是让老子年轻二十来岁,此时就跟着这希维尔将军出去大杀四方了,哪还能困在这小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