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曹国公被气晕
作者:
程简 更新:2024-05-21 15:20 字数:2131
面对格尔泰的挑衅,许戈压根不上套,“不好意思,本侯有病在身,不宜饮酒。”
“你以前可是手起刀落不眨眼的,怎么现在连杯酒都喝不得了?”
“今天不同往日,确实是身体不行,还望见谅。”
许戈甘拜下风,格尔泰又将目光落到苏禾身上,“侯夫人不会不赏光吧?”
“听闻蒙人尚酒,我实在不胜酒力,一对一是否有失公允?”
“美人说什么都对。”格尔泰自饮三杯,“请。”
苏禾起身连喝十杯,“请!”
格尔泰:“……”默默补齐剩下的二十七杯。
一下子三十杯下肚,格尔泰有点飘了,继续寻找第二个目标,静安伯。
论酒量,静安伯可不带怕的,这几年酒池肉林过来的,别说一个格尔泰,十个都不是他的对手。
格尔泰跟静安伯平视,“静安伯,咱们两家也是不打不相识,今天摔一个。”
他说的摔,是摔跤。
静安伯断了条腿,这不摆明欺负人。
“你断了条腿,可本王喝醉了,这就算扯平。来,摔一个!”
无耻行径,气歪一众朝臣的脸,个个气得脸发青嘴抽搐。
鸿胪寺的官员上来打圆场,格尔泰借着酒劲耍疯,“你不摔也行,她得陪我喝一个。”
他手直接指苏敏,苏敏气得也拿起酒杯,憋着狠劲喝了十杯。
格尔泰又是连喝三十杯,整个人打趔趄,“你们闵朝女人,有性格!”
不是闵朝女人有性格,而是苏家女儿有性格。
格尔泰寻找第三个目标,很自然将目光落在苏明茵身上,想了会然后摇头走了。
苏明茵:“……”她是不配吗!
草原儿女无拘无束,平阳公主跟其他使臣主动敬酒攀谈,气氛逐渐活络起来。
苏禾刚要坐下,谁知金国的睿阳王也过来敬酒。
睿阳王生得高大粗犷,长相出类拔萃,可张口就是纯正的东北腔,“侯夫人真是俊啊,咱们走一个呗?”
苏禾忍笑道:“行,那就走一个。”
“感情深,一口闷,再来!”
苏禾忍都忍不住,笑得花枝乱擅。
接待宴上公然打情骂俏,个人名节是小,丢朝庭脸面是大,一众老臣气歪鼻子,目光纷纷落在苏定昌身上。生出这丢人现眼的玩意,他也不管管?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而且已经脱离父女关系了,苏定昌气得牙痒痒,偏偏管不了。
清乐侯都不管,他任什么管?
一来二去喝了不少,连怎么回来的都不知道。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许戈脸色不怎么好,苏禾茫然道:“我又给你丢脸了?”
丢脸是当然的,昨晚的宴会她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也就是他脾气好,要不然她已经关进猪笼了。
苏禾摸他的脸,“昨晚的事,伤到你了?”
格尔泰的连番羞辱,苏禾真是始料未及,不过想到连着打了皇帝的脸,她又觉得没所谓。
“这跟当年的事比起来不算什么,何况他有分寸。”不过是为接下来的事筹谋罢了。
弱国无外交,蒙国嚣张是有理由的,他们冬季本就在北境交战占据优势,如今又跟金国结盟,这番闹腾看似无礼,实则是在试探闵国的底线,将和谈利益最大化。
一个残害忠良,处处提防贵族世勋的皇帝,试问有多少人真心为他卖命?一个个的连藏拙都来不及。
格尔泰是聪明人,一场宴席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即使曹国公坐镇第二天的和谈,他的人不但态度嚣张恶语伤人,甚至狮子大开口。
这不是和谈,而是称臣纳贡,蒙国要十万担粮食,五万匹丝绸,三万担棉花,要造纸术,印刷术,两名公主,十名宗妇,三十名贵妇。
纵使曹国公活久见,也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使臣的恶丑嘴脸成功激得他狂躁症发作。
怒发冲冠的他一掌把桌子拍烂,眼珠子瞪如铜铃大,“要要要,我要你们的命!”
气血冲头,曹国公面红脖子粗,整个人宛如泰山崩塌,轰然倒地。
这一变故,别说鸿胪寺的官员,连蒙国使臣都惊吓到了。
老八最先缓过神来,蹲下来不停掐着曹国公的人中。
见他晕迷不醒,众人七手八脚把人抬出鸿胪寺,朝最近的悬壶医馆送。
一大帮人涌进医馆,刚好碰到苏禾出来打水,她的诊间位置正对着医馆大门,鸿胪寺的人二话不说赶紧往里抬,“快快快,救人要紧。”
苏禾见是曹国公,顿感事情不少,放下水杯赶紧救人,“闲杂人等出去。”
一帮官员挤在门外,众人面面相觑,就怕曹国公有个好歹。
手搭在曹国公腕上,苏禾神情一怔,眉目随即舒展开。
曹国公徐徐睁开眼睛,给她使了个眼神。
苏禾哪能不懂,手在他几个穴位上按了几下,起身推开门急道:“快,找两个过来搭把手。”
有两名大夫赶紧过来,跟着一块抢救。
半个时辰左右,三人神情疲倦地走出诊间,苏禾擦了擦额间的汗,“命是暂时保住了,但什么时候能醒过来,这就不好说了。”
鸿胪寺官员脸色顿变,“曹国公可是朝廷的泰山北斗,还请侯夫人帮忙,千万不能让他有闪失,否则咱们没法向皇上交代。”
“能做的我都做了,曹国公上了年纪,加上头部有疾,早前我多有嘱咐千万不能受刺激,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
众人支吾,对蒙国使臣的不满又深了几分。他们哪是来和谈的,简直是来要人命的,昨晚对清乐侯和静安伯恶言相向多加羞辱,今天又把曹国公活活气晕。
他们心生愤懑,回宫后就参了蒙国使臣一本,“皇上,蒙国和谈是假,挑衅伤人是真。”
得知使臣的荒唐行径,皇帝脸色极其难看,他先派御医去悬壶堂接曹国公回府静养,然后召集朝臣商议。
这个召集不要紧,简直就是批判现场。
众朝臣早憋着口恶气,见皇帝亲自主持,可谓是不吐不快,将蒙国使臣批得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