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52节
作者:
郁雨竹 更新:2024-05-13 22:39 字数:4125
苟晞又把自己关在大将军府里不出门了,每天从他家围墙下经过都能听到里面的乐声和歌声,皇帝小事基本上可以自己做主,大事还是得派人去和他商量。
大事要是不和他商量,即便诏令发出,他得知后也会追回,重新议定。前几天,皇帝下诏书安抚幽州和冀州百姓,呼吁两州的官员和士绅们一起抗灾,为此他免去了幽州和冀州两年的赋税。
此事当时是朝堂上商议后定下的,诏书发出,结果才半天送诏书的人就被苟晞的人押回来,他不同意直接免去两地两年的赋税。
直接免税,只不过是幽州和冀州的官府不向郓城运送该上缴的赋税而已,他们自己肯定还是会和百姓收缴赋税。
他认为皇帝此举不能惠及百姓,所以不同意。
诏书出京后被追回,皇帝大失面子,君臣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此后再议大事,皇帝都要派人去大将军府询问一声,以免再在百官前丢脸;
而苟晞足不出户便让心思浮动的朝堂安静下来,本来暗搓搓想要投奔皇帝的人不得不权衡利弊,又安静如鸡的待在了原地,没敢背叛苟晞。
身体是留在了原地,似乎该是苟晞的人就还是站在他那头,但人心离散。苟晞如此侮辱皇帝,自己又沉溺声色不理政务,早就大失人心。
今日贾疋这番话不仅是在说王澄,也在骂苟晞,当官不理朝政,不如回家种地,站着茅坑不拉屎,跟苟晞之前骂过的王衍有什么区别?
等苟晞回话还需一点时间,皇帝便和他们议论起其他政事来,比如他比较关注的夏至祭天。
赵仲舆就为难的道:“陛下,祭台已经修筑大半,但余下所需的金丝楠木和杉木至今未到,所以……”
皇帝抿了抿嘴问道:“为何还未到?”
赵仲舆道:“金丝楠木是从蜀地采购而来,本应月初时到郓城的,但因为荆州叛乱,押送木材的队伍被困在荆州,一时不得出。”
“杉木则是桂林郡运送,一路顺着水路到荆州,此时也被困在荆州不得出。”
一旁立即有官员道:“陛下,从长沙、衡阳采购的粮食也被困在武昌和江夏一带,现在不仅幽州和冀州在等粮食赈济,郓城的粮食也要从荆州运送的。”
现在荆州作乱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武昌郡和江夏郡。
粮队被困在这两地,过段时间他们连官员的禄米都要发不出来了。
光靠兖州的夏收是不够的。
有官员道:“兖州各地已经在收割小麦,看各地郡县上报的数据,今年兖州也受气候影响,亩产比往年要低一些。”
所以荆州很重要啊,那可是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之一。
皇帝抿了抿嘴道:“让他们想办法从豫州和徐州走,先绕过武昌和江夏。”
他道:“荆州之事尽早解决。”
从西和西南而来的商旅可以先绕到蜀地,再过豫州,从南边和东南来郓城的则可以绕到徐州。
这样一绕,的确可以到达郓城,但成本也要高很多。
皇帝心中不悦,认真的思索起赵含章的提议来,王仪风和王玄兄妹俩真的能够安定荆州吗?
第764章 互喷
苟晞也在迟疑,最后还是同意了下来,王氏并不是软柿子,赵含章想要通过王氏掌控荆州,谁知最后王氏会不会反过来影响她的豫州?
苟晞一答应,朝廷就开始下任命书。
任命书送到陈县赵含章手中,她不由笑了笑,让人去叫王仪风和王玄过来。
赵含章将任命书递给他们,道:“我会给你们一支亲兵,由他们护送你们去荆州,到了荆州,他们也会保护你们安全,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开口。”
王玄不言语,王仪风道:“使君,我想从西平学堂和陈县学堂里选一些学生带上。”
赵含章点头:“可以,选吧,只要他们也愿意去,你就把他们带上。”
实际上,赵含章也会让人做他们的工作,尽量说服他们跟王仪风去荆州。
她已经将荆州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自然要用自己的人。
王四娘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一口气从西平学堂和陈县学堂选了三十个学生带上,其中有十八个人姓赵,除了四个是赵氏子弟外,其余十四个全是改姓赵的孤儿,因为表现优秀,学习成绩好,这才改姓的赵。
赵含章的赵,而不是赵氏的赵,相比于赵氏,他们更忠于赵含章。
除此外,王四娘还和赵含章多要了一支军队,两千人,从赵家军里抽出来的,自带军粮、武备;
赵含章甚至还分给她一支商队,让她可以加强和豫州司州的合作。
王玄:……这哪里是去荆州上任,这分明是分家嘛。
不,是儿子,哦,还是不对,是女儿被母亲分出去打天下呢。
王玄忧愁不已,王仪风不能理解他的纠结,“阿兄,这有何纠结的,你就说吧,苟晞和含章你选谁?”
不等他回答,王仪风已经道:“自然是含章了,苟晞现在那狗样连阿父都比不上,阿父以前虽也不理政事,却不是因为沉溺声色,该上朝还是要上朝的,对陛下也勉强算恭敬。”
王玄:“你别说了,阿父听见你这样比不会高兴的。”
王仪风不理他,继续问,“皇帝和含章你选谁?”
还是不等王玄说话,王仪风就道:“当然还是含章了,陛下要是能治理好天下,也不会四年了还没有一点进展。他年岁轻,可以慢慢的耗,但天下百姓已经耗不起了,这天下,除了含章所治的豫州还算安稳外,哪里还能容百姓活命?”
“阿兄,你夙来潇洒,处事果断,怎么两年不见,却优柔寡断起来了?”
王玄叹气道:“不是我优柔寡断,而是你也太果决了。你选定了三娘,不代表族里其他人也会选她。”
“那又怎样?”王四娘微抬着下巴道:“谁的拳头大听谁的,阿兄,只要我们手握荆州,那族里也得听一听我们的意见。”
王玄半晌无言,最后道:“这一点你和赵含章倒是挺像的,你们不愧是一同长大的姐妹,罢了,你既选定了她,那我助你就是。”
王玄亲自给琅琊写信。
等兄妹两个带着亲兵赶到荆州时,琅琊的信也到了荆州,他们同意了王玄的提议,让兄妹两个代替王澄成为荆州刺史。
但是,给王澄和王玄的私信中,王氏希望他们能够尽早替王四娘挑选良婿,待她定亲,荆州刺史还是应该由王玄来担任,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大晋已经有了一个女刺史,再来一个算怎么回事?
王氏并不太想要那样的名声,他们杰出的子弟够多,用不着一个女子来给王氏争取荣耀。
王玄见珍爱的妹妹被如此暗暗贬低,自然不开心,王澄更是不搭理,只看了一眼就把信丢到一旁,对上门的兄妹俩道:“辞官的折子我早已上交,你们既然也拿到了任命书,那这荆州就交给你们了。”
王玄见王澄有离开的意思,连忙问道:“二叔这是要去何处?”
王澄道:“荆州闷得很,我出去走走。”
王玄:“不知二叔想去何处?”
“随便吧,哪儿都行。”
王仪风见他身上松松垮垮一件外衣,底下一条宽松的长裤,光着脚丫子,一站起来,衣裳敞开,露出一片胸膛,不由皱眉,“二叔,你又食五石散了?”
“没有,”王澄挥了挥衣袖道:“只是天气炎热,你既有胆来做这个荆州刺史,应该是不拘俗规才是,我自在些,你也要管吗?”
王仪风冷着脸道:“我无心管二叔袒胸露腹之事,不过,食五石散就不行,我的第一个政令就是,荆州内,禁服五石散,一经发现,不论是谁,坐监罚钱后逐出荆州!”
王澄:“……你跟赵含章就学了这个?跟个母夜叉似的。”
王仪风并不在意他怎么说,警告道:“二叔可要小心谨慎些,真食了五石散,我是不会留你在荆州的。”
“我也不用你留,我自己走!”王澄说完就往外走,鞋子都不穿了。
王玄无奈的看了一眼王仪风,去追王澄,“二叔,四娘也是忧心你的健康,那五石散有毒,吃多了会死。”
“哼,她看我不顺眼,我还看她不顺眼呢,不留了,我走!”
王玄扯住他的袖子,这才道:“您是荆州前刺史,就算要走,也得交接完才能走啊。”
王澄:“……何须用我交接,你们直接去见刺史府的官员就行,我跟他们也不熟。”
王仪风从里面出来,冷哼道:“您都来这儿当了三年刺史,却还跟刺史府的官员不熟,好大的脸!”
王澄终于有些生气了,回头怒视王仪风,“你与你母亲一样趋利好权,你才当上刺史呢,位置还未坐稳,少在我跟前得意。”
“我母亲好歹做到了当家主母应做的事,倒是二叔,你倒是淡泊名利,潇潇洒洒,但你作为一州刺史,你尽到责任了吗?”
王澄就不是好欺负的,被这样诘问,他当然不开心,叔侄两个当即在院子里吵起来,王仪风上任第一天,前任现任刺史互相辱骂,差点儿就大打出手。
王玄站在俩人之间,由着他们的口水从左右喷来,整个人都麻木了。
他就知道会这样,二叔和四妹,从小就是针尖对麦芒,从未停歇过。
王澄最后气呼呼的离开了刺史府,但他也没离开荆州,而是搬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别院,依旧每日饮酒作乐。
这一次,再没人来烦他了,他可以尽情的喝酒。
王仪风则开始面见荆州官员。
第765章 送礼(陌颜啊,回来吧)
王仪风和王玄带亲兵先行,她和赵含章要的军队、粮草等都留在后面。
一开始没多少官员愿意听王仪风和王玄调遣,俩人太年轻了,最要紧的是,他们都姓王。
哼,姓王的都不是好东西,一个王澄把荆州作乱了,换另外两个姓王的来接手,以为他们荆州的官员和士绅都是吃素的吗?
于是各级官员各自为政,勾引和他们交好的士绅,建造邬堡,抢夺流民,就跟刺史府作对。
当然,这都是暗地里进行的,他们要作乱,总不能在脑袋上刺字说,我不服,所以我要造反吧?
正热闹时,两千赵家军带着三十个学生、粮草、军备到达南郡江陵,这是荆州的治所,王澄当年上任时带来的人也都在这里。
荆州的官员不配合,王仪风直接用自己带来的三十个学生,先让赵家军接管荆州的军队,打出赵家军的旗号,去叛乱的流民中招安。
学堂的学生跟着他们一起,这种事他们做多了,学堂也专门培训过,很熟练。
赵家军和赵含章收拢流民的手段天下闻名,这也是荆州叛乱来得又急又快的原因之一。
他们实在是受不了王澄这个刺史和当地衙门,所以想要离开荆州去豫州。
反正去豫州的流民和难民都能分到田地,还能分得粮种,衙门还会减免一些赋税,只要不遇上天灾,他们就能活。
所以大家都涌向豫州。
王澄是不管事,但从前年开始就限制荆州的百姓去豫州,去年,赋税收不上来,大量百姓丢下土地流浪,后以流民的身份进入豫州。
除了去豫州,还有不少流民选择去当土匪,去年赵驹不就以剿匪的名义跑到江夏郡吗?
那一次之后,王澄就派人在边界设立关卡,既防备赵驹,又不许人口再流入豫州。
偏他只拦人,并不处理流民的问题,不收拢,不安抚,凡是被抓到的,要么被充作奴隶,要么被送入军中当兵。
这样的懒政怠政之下,流民们这才造反,就是想冲破关卡去豫州。